8月19日,从宜昌高铁新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获悉,历经三年半时间建设,日前,宜昌高铁新城子项目——花溪路市政工程项目主路面实现全线贯通,通车进入倒计时。
当日下午,在项目最后一个路段小鸦路—货运通道段看到,铺满沥青的路面宽敞笔直,崭新的路灯整齐划一,道路标牌美观清晰,配套的监控设备、周边绿色景观也已安装、栽植到位。
“该段道路全长2.2公里,主要采用‘地面主干路+高架进出站’方式建设,是连通主城区与北站的关键一环。”指着直线米的宜昌北站站牌,施工方中国一冶项目总工程师王波介绍,通车后,城区方向市民、旅客由此道路左转,经站东路延长线,便可直达落客平台,快速进入候车大厅候车。同时也可选择直行,经康贤路—昌磷路段,前往夷陵区方向。
宜昌高铁新城花溪路项目全长约13.84公里,道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,设计时速达80公里,主线车道,并在部分区域增设4条辅道。同时,j9.com官网与现有小鸦路、峡州大道以及沿江方向的快速通道相连相交,最终接入昌磷路。
该项目技术部部长程书文介绍,考虑到现场施工、技术、管理难点,花溪路共分五个标段建设。目前,一标段(花溪路—峡州大道互通)、二标段(峡州大道互通—合益路)、三标段(合益路—小鸦路段)、四标段(小鸦路节点互通)已建成通车,五标段(小鸦路—货运通道段)目前已具备通车条件,待宜昌北站落客平台建成后同步通车。
作为宜昌构建“内畅外联”城市路网骨架的关键一环,花溪路自2022年2月开工建设,横跨宜昌高新区、夷陵区,项目战线长、交叉作业多,如何克服困难,打造品质工程?
施工方中国一冶项目负责人刘欢透露,项目前期,针对部分路段地基松软、破碎岩层多、地下管线密等难题,项目建设团队创新应用复合地基技术、高边坡监测预警系统,三维模拟碰撞检测等技术,逐一击破。同时,通过新型预应力技术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“强强联手”,增强桥梁承载能力与抗震性能。另外,在路基施工时,引入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和透水铺装材料,以“绣花功夫”打造品质工程。
据悉,花溪路通车后,从城区到宜昌北站,将由现在的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,便捷市民旅客通行。同时,还将与宜昌高铁新城“四横三纵一环”主干路网形成互联,为夷陵区及周边区域提供高效客货运通道,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