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交通运输部、财政部联合公布的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绩效评价结果引发广泛关注。在纳入支持范围的12个城市(群)中,青岛市凭借优异成绩获评A档城市,并全额斩获2025年度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.33亿元。
这一成果为青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注入强劲动能,其创新实施的“三核引领、三群联动、三链协同”战略及全生命周期资金监管模式,为全国货运枢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“青岛经验”。
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是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核心举措之一,旨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,支持重点城市打造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。2024年绩效评价覆盖全国12个入选城市(群),从枢纽布局优化、设施联通水平、运输服务效率、产业集聚效应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。
青岛市在此次评价中脱颖而出,得益于其“海陆空铁”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枢纽布局。青岛拥有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青岛港、区域性航空枢纽胶东国际机场,以及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网络。
值得关注的是,根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政策,青岛市规划在2024至2026年间最高可争取累计10亿元奖补资金,2025年度首笔3.33亿元已全额到位。
此批启动资金的成功获取,对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、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具有重要意义。
面向未来,青岛正加速董家口至五莲铁路等骨干项目建设,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,推动“港口—铁路—腹地”通道升级。到2026年,青岛将实现集装箱航线条,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稳定在千列以上,建成立足山东、服务全国、链接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。